东滩矿通防工区测风班:9人团队,创新路上聚力凝智 0DV/!+
L{{Jv0e
G`=3@j
SF?(c{
担负井下所有巷道的风量测定、巷道贯通、矿井通风阻力测定、风机性能试验、瓦斯鉴定、反风演习及生产接续的通风系统调整和井下所有密闭瓦斯检查、管理等工作;确保了矿井荣获中华环境友好煤炭企业、全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先进单位、省通防示范化矿井等荣誉……这就是东滩矿通防工区测风班。 @$U$;f
?rS=4$d:
一个只有9人的小班组,他们靠什么挑起这“全矿性”重担?班长王喜忠的回答一语中的:靠创新! V}wVpw
m!WnHB3dk
创新,意味着不走寻常路。这个矿1304工作面生产进入末期后,由于回风侧压力低,而进风侧是采空区,造成回风隅角瓦斯异常,甚至有时需停机处理,严重影响了原煤产量。职工潘兴波独辟蹊径,大胆提出利用压风吹散瓦斯,增加隅角风量,消除瓦斯影响。经现场应用,瓦斯浓度由0.6%降低到0.1%,氧气浓度由17.2%提高到20.3%,先后应用于6个采煤面,每年可减少影响生产时间60小时,多采煤炭6万多吨。 iQ `(_x
L3F]*
创新,意味着付出双倍汗水。周一升井后,王喜忠、潘兴波和班里的其他同事聚到会议室,参加多年坚持、每周一次的班务会,总结工作安排任务,每位职工相互间“挑错”点评。班务会的重头戏是为安全生产畅所欲言,“密闭前挂设‘U’型压差计”、“井下现场使用CH4和O2两用监测仪”……这些“金点子”均是职工们奉献出的“杰作”,地面看图纸查资料、井下跑现场做调查,背后多少艰辛唯有他们自己知道。 wIW"~~c
mm(QBM\
创新,意味着更多的挑战。2011年11月,头顶“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煤炭行业技术能手”等诸多桂冠、潘兴波当仁不让成为兖矿集团首批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的领头人。这些年来,工作室吸收了16名创新成员,集合了测风测尘、仪器维修、钻机、管注等10余项创新课题,先后完成技术创新16项,荣获省部级奖项4项,地市级奖项2项。 giB"\i
v#Y+YsT)
潘兴波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沉下心来,扎根基层、献身基层,我们都能在矿井建功立业。”今年4月,潘兴波被推荐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7月27日,煤炭工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专家组到该矿调研,一致认为潘兴波技能大师工作室完全符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申报要求,希望潘兴波继续发挥好工作室优势,培养、带动更多的技能拔尖人才。 y)_*;[pU
N`UT v% *
“通防战线,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我们坚信,只要在岗位用心、用脑、用力干,就一定能够像潘兴波一样干出精彩人生!”这也成为班组其他成员的共识。班长王喜忠坚持“用人而不是用工”的理念,完善的“三学模式”给了普通职工梦想成真的舞台:结对学,以互结学习对子,赠送学习资料等方法,推动形成互帮互学热潮;联合学,建立不同内容的学习群组,形成集群学习效应;定向学,根据工作重点和学习需求,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班组开展一对一的定向帮学,深化学习效果。 :#AS''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