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5
创新的N次方: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size=3]锦州开元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李新宇 [/size] 连续八期的创新工作室的报道,不仅有反思、有经验,还有专业性指导,不可不说这是对企业提升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的又一次“革命”。有些时候我们回过头来,重新梳理一下,或许你会收获更多。 创新的一次方:《班组创新工作室缘何“黄摊”了?》班组创新工作室本应是塑造企业品牌、孕育创新型职工的工厂,而且还是连接国家战略与企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可是有些企业却出现创新工作室“黄摊”尴尬局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企业要在政策、制度、资金、设施等问题上给予支持、扶助,不要建起来就不管了。要通过多种方法,不断完善创新工作室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让班组创新工作室管理规范化,运行科学化,以此调动创新人员持续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让职工中的创新激情持续下去,班组建创新工作室才不至于成为“空壳机构”。 创新的二次方:《创新工作室的烦恼:给谁用、谁推广?》。有职工说,班组创新工作室的创新发明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瑕疵、问题,这些瑕疵和问题,只有在班组间的交流和使用中,才能逐渐得到改进和解决。可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未必有推广能力,这时就要靠企业出面,引导班组之间走合作—学习—共享—多赢之路,打破本地创新主体间的联系阻隔,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能走出去、用得成,这才是时下班组创新工作室的科学发展观。 创新的三次方:《创新工作室:班组职工需要你》。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不仅存在着“重试验、轻总结,重投入、轻管理,重研发、轻共享”的“三重三轻”现象,更存在“重评奖、轻管理,重使用、轻推广,重结果、轻过程”的“三重三轻”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班组的技术创新工作就只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转悠,最终演变成班组职工自娱自乐的“工具”。而成立“创新工作室”,不仅能促使单位将技术创新工作的重心从“重视年终评奖”过渡到“重视过程管理”中去,将班组的个人行为提升为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且能把技术创新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内容,发动全员参与其中,将职工的“小打小闹”聚合为集体的“科研攻关”;同时,也能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品牌化、常态化,给技术成果的宣传、推广提供必要的条件。这就是可以借鉴的经验。 创新的四次方:《让每位职工都有创新这股劲儿》。红石榴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物王建军曾发明了“三四五创新工作法”解决创新过程的问题:三四五创新工作法的内容为:三化管理、四精工作、五步培训。还有就是实行“双渠道”选题。即采取工作室成员针对工作难点提出创新课题、职工合理化建议征集创新课题二种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创新项目选题。再就是基础工作做到“六个有”。即有场所、有设施、有制度、有团队、有资料、有成果。诞生于班组创新工作室、又用于创新过程的好方法,这些都是各行业班组,要不断掌握和借鉴科学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好方法。 创新的五次方:《“职工创新这股劲”需要企业加把火》。班组创新工作室的运行必须走经常化、规范化的路子,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搞活动时突击用一下,活动结束就关门大吉,更不能成为企业装点门面的摆设、变成展览室,只能看不能用。作为企业,在班组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上要树立“创新扎根班组、创新依靠职工”的观念,要制定全面的发展规划、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大力建设和普及班组创新工作室,为“职工创新这股劲儿”加上一把火,这才是最给力的一种方式。 创新的六次方:《“快乐”催生灵感 “尊重”推动创新——对国网山东电力班组创新的思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在企业具体实施,职工如何行动,就要像山东电力的管理者们一样,要认识到“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深刻寓意,抓住“领导”这个牛鼻子,让企业的创新工作落地于班组、开始于班组、成就于班组。要关心职工的所思所想,关注职工的心理需求,尊重职工的意见建议,使职工感受到理解、关怀、支持和尊重,从而能够在快乐工作中迸发创新思维、奉献聪明才智、频出创新成果。拿来好经验,盘活企业经,这是最便捷的一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