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
JS`
中国煤炭网 作者:赵福平 *cGWPZ1>=
Z+-y5Ng?p
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上的铁路人身穿醒目的工装,在铁路线上忙碌着,春天里的故事从这里讲起。 \:]E,8#,
_#b>H.;=2g
北疆线上党旗飘 8W="6GHqM
?t!bA(+`
乌拉山脚下戈壁滩的甘泉铁路,是包神铁路管辖范围内作业环境最恶劣的地方,这里最大风力可达到11级、最小能见度不足10米。“甘泉的风一年刮一次,从春吹到冬。”在职工们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当风沙过境,一支由党员组成的突击队便会出现在线路上。 4&P<[fL!
E{QVL
r
“我们的装备就是一把铁锹、一个防护面罩,每走一步就要挖出好几铁锹沙子,几百米的距离,需要挥动上千次铁锹,铲不到的地方就用手挖,每次干完活,头发里、耳朵里、鼻子里满是沙子。”党员贺李鹏说。 q2vX:5/L//
90c7Au4
2015年入职的刘文彬,定岗内燃机车副司机后就调到了万南金泉折返所,从副司机到公司首台“工人号”司机,从入党积极分子到正式党员,他把青春留在了甘泉线。 >K<*e`Ih)
!CBy^y$
“从甘其毛都站到金泉站170公里的铁路线,线路两旁基本上都是无人区,空旷的戈壁滩上只有火车发出的轰鸣声,我们一般运行时间10小时,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刘文彬说。 3n"&V
f
6;`_MbO
区间运行一个来回,机车内沙子落一层,下班后的刘文彬又钻进了机械间,吹扫空气滤清器、电器间吸尘,确保下次出乘前的机车质量。 }xDCY}||M
=wth)W
甘其毛都站区和万南金泉折返所结合甘泉线地域特色、作业情况打造了“一棵树”和“北疆卫士”党建品牌。 v.a_"(pFG
p8`8X1SF
运输生产不打烊 7:2bO,a
2pB@2+V
凌晨3时,在包神铁路巴图塔站区,运转室内灯火通明,对讲机中不断传出作业人员的互控声音,站场上调车作业、万吨列车始发、列车编组,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g1&v>[PK
5DU,-WR'Q
“调度指挥中心,巴图塔10道万吨列车作业完成,可以开车。” 6 2f#Z`
G QQvD|
“空车进站后发车。” Cf[=w)rp
:1TV5"_
“明白,我现在通知乘务员做好准备。” t!EIXxVh
0Wxe@!M#
B
这是车站值班员闫强和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的一次简短的通话,作业中闫强要盯着面前的十几块屏幕,接听4部电话,请示、互控、复诵,类似的电话他每天要打上百个。 |+6Oc)}N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