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笔者见到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台盆塔西南区块项目组组长成荣红时,他正伏案研究即将进行上钻的井位。 9K#]Lj)I
.b73|_>\
1996年,大学毕业后的成荣红来到油田参加工作。多年来,他以共产党员“扎实奉献在岗位、技海淘沙细雕琢”精神,耕耘在油田科研工作领域,收获了累累硕果。 #p0`;$N[
tL+/%vl`Uf
“科研工作者需要具备孜孜不倦的精神以及甘于寂寞的决心,这些是我刚参加工作时所畏惧的。”成荣红说,“但一次经历让我对科研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改变了我的态度。” %I27@U.z4
Bn{@Cv\
一天晚上,指导成荣红的唐明龙师傅让他独立完成牙哈储量复算汇报材料,第二天一早需要汇报。当时年轻气盛的成荣红为了早早完成工作,仅用1个小时便草率地完成汇报材料。 GW~r;MG '
V,5"TK+
交给唐明龙师傅后,师傅看时间已晚,便让成荣红先回家休息,自己留下对汇报材料进行修改。第二天早上一上班,成荣红惊讶地发现,熬了大半夜的唐明龙师傅竟然早早来到岗位,并且,最终的汇报几乎推翻他所做的汇报方案。这让成荣红为自己的浮躁感到羞愧难当,也让他看到了科研工作者以油为业、务实勤勉、一丝不苟的传统和作风。 a(61~^r
&8vf*
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言传身教,让成荣红下定决心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办公楼里从此多了一盏“不夜灯”, 好学肯钻的他,一天十几个小时趴在工作台上,查资料、学方案、做笔记。现在,成荣红留存的笔记本有56个,内容从石油地质专业到开发地质、数值模拟等,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KQGePH%mO
!,6@kC
如今,成荣红已在科研战线工作20年,先后获得自治区先进个人、油田“技术能手”称号,并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局级科技进步奖11项,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0篇。 rb5.}446E
q<Hb\)
在成长和成绩面前,成荣红没有满足。他依旧将生产跟踪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带领项目组成员把事情做到最好”确定为新目标。 `b4G^)8Q
Rj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