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的四种格式: :Di)W`
1
[G[g,:w(
由于格律是的格式比较枯燥,所以我们在讲格式的时候会穿插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知识,从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来看,她是采用的反学法,就是先学格律诗,后学古体诗。我们也采用这个办法。 Jy>C*We^Y
LC29T`
大家以前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词汇,说某某的作品不合格律,又或者说这个作品某某处出律,也有人听说过这样的词汇如“律句 ” 或者马踢韵一类的,今天我们就讲这个,我们先来看下什么是律句。 ){"L>\!bV~
xKf>7X'AT
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 ~KL<m/}b<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jF/J5iY
例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仄仄平平平仄平。 'Xp P>
我们看下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平仄交替使用。 [FW<:p7M!^
又如 红尘幻若指间沙。这个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ew2<#pm@K
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交错使用的 /lz3gQz-?
这样会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这个是格律诗语感节奏的一个特点。 on:UJLN
我们来下格律诗的一个定义。 y|hf<Wh'N
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韵律写成的诗。如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绝句、词,就是格律诗。每一首格律诗的句数,每一句的字数都是固定的;其中字的平仄,句的押韵、对仗都有一定的要求。 1]gm(4.Bj
简单地说,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一定要求的诗词。即在平仄、对仗、押韵、定句、定言、节奏和章法等方面符合要求的诗词,称为格律诗词。 f*o sd
格律诗有以下几个特点:每句的字数必须一样,限压平声韵且一韵到底,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 ]c97,}
最常见的格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格律诗。 _(jNVQd
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五绝,五律,七律,七绝。我们今天主要讲 的是五律。 )Yf=>?~ t
五言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 /TNKj$
A、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J[Xk!BG0h
B、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E?<H8vQ^,
C、平起平收:平 平仄仄平 Q_Qwp][N
D、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c,]7?2RRc
括号里的字,可平可仄 Ka4
ax;&Yd
如何区分 起收的问题,很简单 看诗的第一句第二字和最后一字的平仄来确定。 lu }#Z")
由这四个基本句式推演出了 五律、五绝四种格式。我们先来看下五律的四个格式. cM7C#
~\|i
首句仄起仄收: P?;R,G&R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X$[hE<00$\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NsU>^qh+(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e`%XKQ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q$0R3+_n
#LBI
SBv9
我们来看首例诗 m?lB-K)z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4q!,YUFO*
>H/kbfs
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zX
kORK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miuo|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A2 kIt
谁能告诉我,这首诗里,有几个是现代发声为平,古代发声为仄的如声字? &-o]5BY
我通常会说两句话,来概括古典诗歌的写作。第一句是“古典诗歌的写作首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EZ xR)
这个要求大家使用正确的方法去读古人的作品 a7ao3sS;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读诗的窍门。首先抛开个人喜好去读古人的作品。这个读诗的窍门是一诗三读。 *7Sc3t1s8
一读:首先要分清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熟悉诗中的典故,了解古典诗歌里的意象。熟悉如何遵循平仄而应用词汇;记住一些韵部里的韵字,记住一些入声字。 BXHu)@.m(
<b.*jx*D6q
要了解到这篇作品的中心是什么。 V,@0@qnk
这个有利与新手去积累词汇和运用词汇。 这个是帮助大家积累词汇,积累韵部里的韵字,还有记住入声字的方法 。 2k;\h; /$I
^o&j9!!B
同样也是增加古典诗歌积累的过程 。 !s5+/z.]
这首诗的韵字,寒,残,难,看 T! vy/>
hxwq~iUU
觉出是入声字 jWf9"Dl
时不是入声 Bo-P4I/>
但是 石,十,拾都是 JF0mYnO
时在这里是仄? >y_$6p+
这个压韵的字是十四寒韵。 >%Rd6P-D
是平 UssPr5
一直都是平 IhVR^Ue@
时展画图看(仄)仄仄平平 m9%Xy?
我们刚说了,括号里的字是可平可仄的哦 \X.|<gCF
V8>AWZ G:%
我常说韵书不好记,其实韵书不是用来记忆的,是用来查询的。 ICe bM)-
我们读古人诗的时候,同时可以记住一些常用的同韵部的韵字 !Vis
C\[H
格律诗唐科举规定,限压平声韵,并且只压一个韵部里的韵字。所以文人也形成了这样的规定,这样的话,我们很难掌握的入声字的问题,可以在平时读诗中得到解决,同时,关于韵字的问题, :@?J2TL
我们都知道韵书很难记,虽然说它不是用来记忆的,但是我们写诗总不能走哪带一本韵书吧。所以在我们读古人作品的同时,会记住不少同韵部的韵字。 U}6oc@@
我们在来讲下对和粘的问题 %:jHx`!0
dGX9_~=8>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JAtIWb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r>rA>hc9<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yOL d:5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56IjDa5iO
我们把诗中一三五七句叫为出句,2468句叫对句 G4%-zZc
4uYCo5*-{
我们来讲下什么叫相对, h~:gb7nd
相对就是说,五言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平仄是相反的,七言出句和对句第二四字平仄是相反的 8OlSfb:C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下 和拈,下是仄声,拈是平声 y]j=<*
这个就叫做相对 qLbC
`'
哪么相粘是说,第二句和第三句,第四句和第五句、、五言句中的第二字平仄是相同的,七言句中第二四 字平仄是相同的 Tc$\iE8zc
例如 ~!0}*nCI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gRet
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Q
t2b}"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OM:e^]{3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yMUY9' 7
q kkK
nk
我们以这首例诗为例 14l^q@1PE
大家看下,拈和经;觉和眼;肠和君 >bMY-f ^e
平仄都是相同的 rPS{fH6\r
大家看下,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每句的第二字的平仄关系 那么相粘是说,邻句相沾。邻句是指诗的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 hwCv2CDP
以此类推。 mzo`) [vO
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必为这些格式记忆起来很困难而苦恼了。 ,I#ka"m
所有的格律诗都符合对粘的要求,根据这个我们记忆这些格式就很简单。对记忆这些格式,大家都明白么? 3UtqW
Y,Qv
如果不明白的话,还有别的记忆窍门。 gH !J#&n
这个窍门大家只需要课后看几分钟就可以发现 iHl=T{`8h(
我们接着来看这首诗,我们读这首诗首先要学会两点, RJ_=gC{N
第一了解古人的写作背景,第二了解这诗好在哪?这个通过赏析都可以了解到,这个是第一个例诗,这里简单的讲下。以后的例诗,会不讲这些或者一带而过。 x4!I#ki?
这首诗是晚唐 薛媛的作品,题目是“写真寄外” 薛媛是晚唐人南楚材之妻。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梁取琴书等物。 lyz|qgO
薛媛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s%jgA<n`
楚材内心疚愧,终与妻团聚。 这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久别丈夫的真挚感情,隐约透露了她忧虑丈夫“别依丝萝”的苦衷。 ,.k$!!
刻画心理活动既细致入微,又具体形象: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如泣如诉,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0V"}f
薛媛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tmvMA
楚材内心疚愧,终与妻团聚。 p;F("$'`
这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久别丈夫的真挚感情,隐约透露了她忧虑丈夫“别依丝萝”的苦衷。 9[r{t\
刻画心理活动既细致入微,又具体形象: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如泣如诉,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m>]H B5
31|o@}
诗一开头,就通过手的动作来展示心理活动。她提起“丹青”画笔,正想下笔作画。
oQw~O+?v
U>1]ZH
然而,她犹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