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VQ
现场管理实务培训讲义 hngAr}
一、 现场管理基础 a[G0Xa+m
(一) 现场的概念 khuh
广义上指企业从事开发、生产与销售活动的场所。狭义上指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地方。本讲义指制造产品的场所,因为现场往往是最受管理部门忽视的领域。管理部门若能注重“现场”,则会发现有很多的机会可以使公司经营得更为成功、更有利润! {
Tn#)?Si
(二) 现场与管理 j3=ys Z=v
1. 对现场两种不同的认知 1
PzTtA;t
2. “现场中心主义”方式 '10=Pn
K
*; 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是管理人员担任一个现场指挥的角色,他们提出工作的指示,供现场人员执行,以追求较高的效率。 $PTy H-%
*; 现场中心主义认为现场不但要对生产负责,也要对质量及成本负责,而管理人员则从旁协助。 b{%)c,Y
(三) 现场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w%T
.uf
1. 准备作业标准; 2R@$ S3?
2. 训练员工,并确保作业员遵照工作; a2'Rx&gh\
3. 改善标准以改进现状; z }?hcg&
4. 注意异常现象,并立即加以处置; *B 5Hi'T.
5. 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na?K0tj2
二、 现场改善 'W\ =ps9u
(一) 改善的概念 PF\qt:P
改善意指持续不断的改进。隐含每一位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要以较少的费用来改进工作方法。改善的基本观念和体系: nj@OG
1. 改善与管理 Y/(IMYf
(1)管理的两项主要功能:维持(Maintenance)与改进(Improvement) IIVZ_,1f
² 维持:指从事于保持现有技术、管理及作业上标准的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标准所需的训练和纪律; TZLWS
² 改进:则是以改进现有标准为目标的活动。 ,s
x#cP.=
(2)改进的两种形式:改善(Kaizen)与创新(Innovation) nS@2asbTi
² V8ngK@;\U
改善:是由于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产生的诸多的小步伐改进而逐渐累积而成;强调要以员工的努力、士气、沟通、训练、团队、参与及自律来达成目标,而这些都是一种常识性和低成本的改进方式。 XTb_aD
² 创新:则是借助大笔资源投资于新技术或设备而产生突破性的改进。 C5rM=@-s
.9?s@g
2. 过程与结果 pP)IzcQpW
“改善”着重于“过程导向”,因为要改进“结果”,必须先改进“过程”。许多公司改善活动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轻视“过程”。因此在“改善”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最高管理部门的承诺和参与。 q_z9dk"
3. PDCA循环/SDCA循环 qz xj6Gj
(1) 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 m"Vtf5R
² 计划:建立改善的目标; h;py47v6i
² 执行:依计划推行; IIs9v{='
² 检查:确认是否按计划的进度在实行,以及是否达成预定的计划; Xqk['7@/
² 处置:新的作业程序的实施及标准化,以防止原来的问题再次发生,或再设定新的改进目标。 Jmk }HM
(2) SDCA循环:标准化(Standardize)—执行(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 P$2[K;q)>
在当前的流程(工序)中,每当发生异常和问题时,必须反复问自己下列问题: K~GKj^;Kp-
² 是否因为没有标准而发生的? wk7 ]4S~
² 是否因为没有遵守标准而发生的? e=w,*ds+
² 或者因为标准不适当而发生的? 6Q44Xp
eB
惟有建立了标准,而且确实遵守,以将当前的流程稳定下来,才能再进入下一个PDCA的循环。 \!,L9Hl@1
4. 品质第一 Q9w4$*(
就质量、成本、交货期三个主要目标而言,要经常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因为不管价格和交货期的条件对顾客多么有吸引力,若质量不好,最终会失去顾客。 %%EyGyw
“质量第一”的理念,特别需要最高管理层的重视,因为管理人员经常会屈服于交货期和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对质量妥协让步,最终可能危及企业的声誉。 Ym2tn.
5. 用数据说话 UD!?n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