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末,故乡羊镇河对岸的立新学校就是地区的教学实验田,小学三年级设置了英语课。偏生那代课的老师连汉语都是要拿故乡的土话才说得流畅的,“还是换个英语老师吧,育红老师发音实在让人听不懂。”“育红老师是校长屋里的亲戚,正好补了这个缺呢。我娘亲已经跟教导处讲过了,没有用。”班主任青梅老师的女儿和我们同班,瘪了嘴跟我们说。这使得我们顿时对英语有了抵触,全然不顾育红老师的忠告,将每一个单词后面都模仿了她的发音,辅以汉语注解。我清晰的记得,对英语单词NEW的备注就是“牛”。 o=8C
[
ySYZxmSW
若干年后的这一天,若干年后的这一年,英语和汉语奇妙的组合成功——Happy 牛 Year!“牛”既是英语单词“新”的音译,又是中国传统的己丑年属相。 V2
a63
Oy=
In
牛,以一种踏歌行的姿态跃入记忆的纸张里。如:《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低见牛羊”;《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ToSuSf
Q<DTZ96ul
“牛”,既是勤劳、忍耐、负重、奋斗......的象征,几乎囊括了所有激昂向上的气息,积蓄在它的内质。 ^NXp%pp%#
N7]Io5_
“牛”,也是吹嘘、浮夸、骄傲、自大......的贬讽,似乎掺杂了些须善意批评的嘲弄,氤氲在它的表象。 20ei-:w [
DDS=R|l$
Happy 牛 Year!你真牛!——从掀开2009日历的第一天开始,国人的天空上就飘荡着这句糅合了褒贬意义的祝福!散发出一抹“中性”追求或理想的光泽——看上去,既有老子《论语》中“大同”的意境,又有当代努力践行的“和谐”的构架。 GbW]`Lyyh
ZFW3QB4w=
我在工地上穿行,一名基层的同事问了我一个问题:“满世界都在嚷嚷着提高生活质量,这生活质量到底是什么?” >dd(:6u1l)
hk'u %4],
“众多的人会认为是一种安稳,甚至于是安逸的劳作及享受。这其实也是一种理想社会的雏形吧。人们首要想到的仍然是劳动工作,而后才是分享成果带来的快乐和喜悦。”我顿了顿,又说:“自然,这于目前我们这样有特殊性质的建筑企业来说,安稳的工作大抵是可以做到的,距离安逸工作还任重道远。” Uu@-kb^
f;ymx)m
“按你所说,那我们怎么享受安稳工作的成果呢?”同事反问我。 B<Bq@Prf
s\u CLd-$
我笑了,说:“这个问题不容回避。就仿佛‘鸡生蛋、蛋生鸡’的争论一样,我们需要辨证的看待事实。从工作的角度而言,我希望是企业赋予更多奖励机会,譬如较高层面的培训学习、带薪休假、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等等;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希望是有房子、有车子,情调、情趣和情商都在同一个轨迹线上运行,不必要因为工作而对家人产生、抱有满满的内疚感。” /^4M.MW6
yoA;3+oFi
同事亦笑了,但他的眼底还留存着缄默的反驳和遗憾。我知道,我的回答相对于一个常年奔波在施工一线,透支着自己的精力和身体,努力工作的建筑人,是那么的空洞无趣、那么的教条主义——因为没有人会质疑奉献,无论是我,我的同事,还是工作的每一个人。 Z2M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