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著名作家叶兆言出身文学世家,正如祖父叶圣陶和父亲叶至诚从来没有刻意培养他走上作家之路,他也从未期望女儿成为一名作家,而80后的女儿叶子早已经出版多部文学创作,还有作品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因此叶家“一代泰斗,四代文人”成为文坛的一段佳话。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叶兆言“常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爱恨交织的感情之中”,直到看了女儿的日记,他才开始反省:“大人真不该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孩子眼中的一切。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试着和孩子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走未来的路,家长会更早地赢得他的尊重和欣赏。” 6Zs:]~
~x-m)1q
居住南京的作家叶兆言,其实是个很没故事的人。他既不抽烟,也很少喝酒,更没有丁点绯闻去让媒体炒作。作为文学世家,从他爷爷叶圣陶开始,就形成了对人对物一向低调的家风,生怕坏了自己的清名。对于爷爷和父亲,叶兆言一直有种挥之不去的“敬畏情结”,留下了许多关于父亲的文字;但面对渐渐长大的女儿,身为父亲的他,又常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爱恨交织的感情之中。一方面,他一直用自以为是的“理论”管教女儿;另一方面,女儿则在潜意识里与父亲进行着多方面的抗争。直到有一天,看过女儿临出国前交给自己的日记本,叶兆言在震惊之余开始反省自己的父亲角色。 kfEF0+|
T~S)ooz5
女儿写给父母的心灵日记 jH\Jmh\|
2000年8月,16岁的叶子作为金陵中学参加AFS国际交流的学生,要去美国读一年书。临出国的前一个月里,叶兆言夫妇总被一种紧张的情绪包裹着,今日想要买些啥,明日又盘算着还得备些什么东西。可女儿呢,整天像个没事人似的,喊她干什么,她就硬和父母对着干,而且晚上很晚才睡,早上则总睡懒觉,还一个劲地看无聊的电视节目,然后便大谈歌星。凡此种种,都让叶兆言很是“上火”,于是父女俩每天的争吵逐渐升级,彼此都莫名其妙地发火也莫名其妙地伤心。当父亲的这才充分领教了女儿的“逆反心理”。对此,叶子也在日记中写道——亲爱的爸爸: xW=
)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