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鸣点上找角度 myb7h)lz
这里所说的共鸣点,是指新闻报道努力在情绪上、情感上、心理上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心理上的“共振”。 :vv9D"
“共鸣”一词,在物理学的声学中,是指“由声波的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就是说,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就被引起振动,即共鸣。可见,办报者和读报者双方“共振频率”,是引起共鸣的先决条件。那么,新闻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必须用心找到广大读者的思想“频率”,诸如“心理频率”、“道德频率”、“审美频率”,以寻求同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和谐一致,这样,则不难实现报社和读者之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Pg?;Hp^4g)
《领导于部的楷模——孔繁森》的报道,之所以能够拨动广大读者的心弦,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也就是因为孔繁森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几年如一日,把一腔热血洒在西藏高原。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有一种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在于他是新时期焦裕禄的精神再现,折射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的光辉,回答了在历史转型期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官”这一重大问题,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唤,从而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热情和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