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文集
八旬老太体弱多病维权难 援助律师热心帮母女化干戈
近日,西安市碑林区法院对一起财产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李建秀返还受援人冯德华遗属补贴、高龄补贴、医疗补贴、回民补贴等共计30705元,此次判决给一场母女纠 .. |
陶杰:扎根沃土,守望丰收
“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只有把老百姓时刻装在心里,把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梦圆了,群众才能真正认可你。”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内蒙古科左中旗农业技术 .. |
魏海娟:追求“人水和谐”的青年专家
近年来,上海的水环境在不断改善,地处东海之滨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这背后都与一名纤瘦、文静的新上海姑娘有着密切的关系。她就是北京 .. |
倾情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尤良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普通职工,十年如一日帮助维吾尔族兄弟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脱贫致富,演绎了一段勤劳互助、团结进取的人间亲情,谱写了一曲跨越塔克 .. |
尤良英:巾帼不让须眉
7月的塔里木,骄阳似火,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十一连3号棉田里,有一位中等个子,留着短发的年轻妇女,在棉花地里除草----她就是十三团十一连女职工尤 .. |
侯朝生:真情奉献在车间
二九一御兴供热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从那时起,50岁的侯朝生就挑起了热源一站车间主任这个大梁。在担任车间主任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兢兢业业、尽心尽力,把勤奋 .. |
邹宇锋:“在工作中,我总是想做得更好”
7年前,他是株洲市黄塘镇的一名农家子弟,在大街小巷焊防盗门窗;7年后,他已成长为株洲市劳动模范、市技能大师。他就是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株电气动不锈钢 .. |
赵芸逸:用“阡陌学堂”连接山村与世界
从大山深处风尘仆仆地走来,24岁的研究生赵芸逸又一次回到了聚光灯下。 从辍学救母到卖蜂蜜凑学费、筹建老年儿童活动中心,赵芸逸一 .. |
“80后”女教师周秀静架着双拐返讲台
“笃、笃、笃……” 9月,又是开学季。宣化区第九中学初二一班教室外,熟悉的拐杖触地声响起。门口,周秀静停下脚步,全身重量落在双拐上,深 .. |
郭开银:6年不离不弃照顾姐姐姐夫
郭开银,57岁,一个土生土长的徐州人。2009年郭开银的姐姐患尿毒症截肢失明,同年姐夫因突发脑溢血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看到两人生活无法 .. |
85后阜宁女孩 用爱诠释“浓于血”的亲情
人们常用“血浓于水”一词来形容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然而,血缘并不是维系亲情最重要的因素。在盐城市阜宁县残老康复中心就上演着一幕“没有血缘胜似血缘”的亲 .. |
农加贵:“麻风村”孩子的人生灯塔
我叫农加贵,是云南省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的老师。我是快50岁的人了,没出过几次远门,工作29年来面对的仅有十几个,最多也就是二十几个小孩讲课 .. |
魏亚建:二十七年的海岛守望
二十七年的海岛守望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日中心小学罗盘小学 魏亚建 我是一位在贫瘠荒凉的海岛上任教了近二十七年的普通教师,在海岛教育这一平凡的岗位上, .. |
吾热古丽:“草根”明星一身正能量
立秋之时,新疆的天气从局部炎热转入凉爽。在阿克陶县皮拉力乡阿合提切村的村委会大院里一出好戏正上演:民间艺人吾热古丽·塔依表演的小品《向幸福出发》诙谐幽 .. |
王敬芳:来世还做妈妈的女儿
还未言语,她已哽咽,泪流满面。 “我说妈,我希望下辈子您还当我妈,我们还作娘俩。我妈躺在床上却说,下辈子别要我这样的娘,我是个累赘。我说,有您这样 .. |
85年潘淑芳曾动员未婚夫参战:在村里等了他十年
今晨7时24分,随着Z16次列车缓缓靠近北京站6号站台,支前模范、今年85年高龄的潘淑芳老人抵达北京。 今晨7时许,记者在北京站6站台看到,北京站素萍服务组工作人员早早地 .. |
杨贤洪:一个农民工的国防梦
人物名片 杨贤洪 福建龙翔国防教育基地总指挥、泉州市双拥模范人物 ■ 简介: 重庆市梁平县人。1993年到福建打工,成为一名钳工 .. |
黄久生:从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到建筑界技术过硬的行家里手
9月3日,当大多数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时,全国道德模范、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黄久生,正在天安门前近距离感受抗战胜利70周年带来的喜悦。能现场观看阅兵, .. |
农民工吴安建:因做慈善打工11年无积蓄
长年体力劳作,让吴安建看起来很魁梧。黝黑的皮肤,绿白相间的衬衫,宽大的亚麻裤以及脸上坚韧的神情……这一切,见证了这名重庆汉子“别人有难我心痛”, 好事足迹遍异乡的 .. |
周娟:我要永远做孩子们的“好妈妈”
我叫周娟,来自重庆市梁平县特殊教育学校。在21年的教师生涯中,前十四年我是留守儿童的妈妈,后七年我成了残障孩子的妈妈。 1994年,我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重 .. |